雨辰老師

22 Aug, 2023

何謂靈性?靈性、人性、神性差異?追尋靈性目的?by 雨辰

以下為雨辰的定義,什麼是人性、靈性、神性

💡 人性活在一切「有形物質」都是真實不虛,追求有形物。

💡 靈性活出超越物質肉身的一切限制的生命狀態。

💡 神性超越靈性,承擔更多生命蛻變的責任。

執著物質與肉身

我們身為人,有一條真實的靈魂被困住於肉身,肉體是靈魂的衣服,透過肉體感受世界的一切,我們用肉體賦予的眼睛、嘴巴、耳朵、鼻子等等,理解這個世界一切樣貌,並藉由感官輸入,認知這世界的一切。

身為人,我們定義出「人性」,也就是藉由著這副肉身,我們活出最真實的肉體狀態!陷入肉體的狀態中,我們渴望財富、渴望安全、渴望人與人情感連結,因為我們所有的一切脫離內在靈魂的聯繫,所有的擁有必須透過外在來確保自身存在的價值。

從外顯世界走入內在

人性,是一個為了確保自己在這肉身中能夠安然度過的狀態,並且享受到生命的快樂、喜悅、愛,但因為跟內在的自我失聯,所以需要透過外在一切取得而得到安定感。

靈性,是一個基於找到自我內在靈魂存在狀態,藉由內在的聯繫,享受到靈魂的快樂、喜悅、愛,對於外在世界的一切擁有淡然看待,不強求也不批判,物質世界仍像一件外衣,他是我們靈魂的衣物,卻不是真實的狀態。

靈性層次高昂的狀態中,能整合人性的自我,並且認知這世界一切的樣貌,都是靈的拼裝,只是裝上的物質外衣,而退去外衣後,全部都是屬於靈的部分。

靈性覺醒過程,物質不再這麼的重要,我們所覬覦一切外在的擁有,只是因為我們感受到「缺乏」,因為「缺乏」而產生了追逐,靈性層次會讓我們將「缺乏」的情感視為零,從內在中堆積出一切本有的豐盛,於內在之中,毫無需要比較、貪圖、向外尋找。

於內在之中堆疊出來的人性,不需比較、不需刻意追尋、不需要對誰負責任,一切先由自己負責自己,先將自己內在安定於平靜,這是靈性的存有所知,於內在享受一切的平安。

靈魂進化旅程

超越靈性存在的狀態是神性,神性是整合靈性與人性層次的更高存在,帶有更高的生命任務與使命,於內在完全的展現靈性,於外在又能銜接人性,終極使用人性表相帶領人們走入靈性,神性是示範者,於許多人的生命種下改變的種子,神性是靈性覺醒的導師,活於靈性的人不需要做給別人看,只需要做好自己,因為一切的愛都在自身之內給予。

神性卻需要做給別人看,因為他們需要成為嚮導,但他們表現出靈性存有應有的態度,不執著外相、不執著一切擁有的表現,神性存有用自身的生命姿態,留下給予世人借鏡的典範,也許在世時並不能獲得掌聲,但他死後卻能夠影響世界千年。


人們需要急速的成長,經歷人性、靈性、神性,這是一段旅途,人性存有所有的一切均向外求得,靈性的存有一切均向內求得,神性存有透過內在力量創造外顯的影響力,將人性存有帶領進入靈性世界的探索,而終止迷失於物質世界的貪求。

靈性存有不管別人眼光,也不在意身外之物,勇於割捨,而不貪不欲,世間一切追逐跟風的現象,包含金錢、財物、名利這些都是不奢求,如此界定這些事物是身外之物。

神性存有主要是將眾多人的人性轉變為靈性,他是十分不容易,每次來到這世界的神性存有都是冒著生死風險,面臨進入「人性世界」的極端恐懼、害怕失去、害怕不同,他們必須要充滿勇氣,披荊斬棘,已經不單純只能做自己,更要超越自己,甚至超越人性對於物質偏見的極端。

世間範例:耶穌、佛陀、尼古拉特斯拉。

總是在他們離開了,才展開影響力,每次這樣的存有到來目的只有一個,種下靈性種子,等待發芽!不可能期望人類會瞬間改變,人性是身為人依存世界的一切力量,要拋棄人性實在太難!

沈淪物質的追逐

你對於靈性有多少層次的理解?至今,許多靈性層面的教導仍偏向人性的追逐,對於物質沈迷而忘卻醒悟,所謂物質的割捨,是勇於付出、勇於放下,擁有僅是幻象,世間人都知道一切如「幻象」,但做到卻十足困難,人性總是在外在之中不斷「比較」,最終修行靈性也非靈性,依然是追逐人性!物質一切不是靈魂的禮物,而是靈魂體驗的載具。

人們為了體驗生命,而生成物質世界,藉由物質世界感知回饋內在靈魂生命經驗,生命經驗是真實的,而物質卻讓許多人在穿著人類的外衣中,陷入了永不可抹滅的追逐與恐懼。

人們是需要甦醒的,如果想提升為靈性存有,必須重新思考你今天為何裝入這副身體,而你死後將能帶走什麼?你帶走的不會是十幾棟房子、也不會是負債累累、更不會是美貌、也不會是健康,你帶走的是「生命經驗」!而你留下是你的價值觀、你的意識貢獻,每當別人接收到了新思想,也許不能馬上看見結果,但最終時間到了,他們成熟了,就會懂你所說,一切都是幻象,以至於留下了最強的影響力。

死後留給世人的是影響力

每當你影響一個人,從人性走向靈性,你就在拯救他脫離三次元的輪迴,至少不再受物質慾念停留人間,每當你讓一個靈性存有走向神性,你就在讓這宇宙走向進化之路。

影響一個人不需成千上萬,有時只要影響一位,這一位可能就能再次影響一千人,影響力就像波一樣,他不是靠一個人,而是靠「擴散法則」,這是靈性能量世界的震動「波」,我們先找回自己「粒子」,在找回影響力「波」,是否看過「波粒二象性」的實驗呢?


身為人性,是混屯迷茫不知道在自己在做什麼,當開始向內整合,走向「光的粒子」狀態,之後整合內在後,再向外擴散「波」,而終究成就自己為一顆閃亮的星星。

星星的光芒不是孤芳自賞,他讓很多人都看見了他的光,這樣傳遞的力量就是「波」,當我們走向神性,我們成就的是成為一顆「閃亮的星」!

當然波粒二象性這個實驗還能啟發我們更多,當我們越在意別人怎麼看,就越無法發揮波的影響力,也就是神性存有其實也不在意他人怎麼看待,甚至視若無睹。許多人在世界中看似影響很多人,但只有當下年代,雖然歷史依然會記載著他,但不會被眾多人不斷地談論,也不會成為跨時代依循的標竿。



以上言論均為雨辰個人思維,可供你意識拓展作為參考!文章版權為雨辰所有,請勿任意轉載編輯與加工,作為私人用途!感恩你的配合。